品牌介紹
“Sorak”這個名字來源于韓國著名的自然景觀——雪岳山的音譯,寓意著純凈、美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。自創立以來,Sorak一直致力于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手機配件解決方案,涵蓋了從保護殼到充電器,再到耳機等各類產品。其設計靈感往往源自大自然的美景與現代科技的融合,使得每一款產品都具有獨特的藝術美感。
產品特色
在市場的地位
目前,Sorak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眾多忠實的粉絲群體,特別是在注重生活品質和時尚感的消費人群中備受歡迎。其產品不僅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,還得到了行業專家的一致好評,并多次在國際展覽會上獲得獎項。此外,Sorak還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,與多家知名智能手機制造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,為其產品線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。
未來展望
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,Sorak將繼續緊跟市場需求和技術潮流,推出更多符合時代趨勢的創新產品。同時,品牌也將持續關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,通過技術和設計的結合,創造更加美好的智慧生活體驗。
]]>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,2023年,獨立設計公司/原始設計制造商(IDH/ODM)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持平,盡管整體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了4%。但它們對整體出貨量的貢獻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。其中,華勤技術、龍旗科技和聞泰科技三家企業占2023年IDH/ODM總出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。
其高級研究分析師Ivan Lam在評論ODM市場動態時表示:“經過多年的整合和退出,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現在包括八個一級和二級ODM,它們控制著超過95%的外包智能手機數量。
2023年,華勤成功奪得榜首,這主要得益于其產品組合中前三大整機廠的穩定份額。排名第二的龍旗科技獲得了vivo、榮耀和聯想集團的良好訂單。聞泰科技位居第三,年增長率為7%,小米、三星和榮耀贏得了設計獎。
研究分析師Alicia Gong補充道:“在二級ODM中,盡管出貨量下降了11%,但天瓏仍設法保持了其地位。值得一提的是,麥博韋爾(MobiWire)的年增長率為30%,這要歸功于傳音集團(TECNO、itel和Infinix品牌)的訂單。新興的ODM廠商易景科技(Innovatech)也是如此。中諾(Chino-E)在失去其他中國品牌的訂單后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。總部位于深圳的酷賽(Coosea)集團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,訂單量幾乎每年翻一番。
Counterpoint估計,到 2024 年,IDH/ODM 出貨量將每年增長 4%,略高于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預期增長。在過去五年中,一級ODM公司擴大了與主要智能手機品牌的合作伙伴關系,以幫助他們保持盈利。現在,這場戰斗已經從中端市場轉移到了高端市場,這些ODM希望在設計上獲利。此外,隨著今年和明年5G普及率的提高,ODM廠商將推動5G智能手機價格降至100美元以下,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]]>
IDC 全球移動和消費設備追蹤部門副總裁 Ryan Reith 表示,智能手機的復蘇繼續向前推進,頂級品牌的市場樂觀情緒正在慢慢升溫,正如預期。
繼蘋果公司在 2023 年底奪得了頭把交椅之后,三星在今年第一季度重新成為領先的智能手機供應商。IDC 預計這兩家公司將繼續保持在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,但華為在中國市場的復蘇,以及小米、傳音、OPPO / OnePlus 和 vivo 的顯著增長,可能會使三星、蘋果開始尋找擴張和多元化的領域。“隨著經濟的復蘇,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頂級公司的份額不斷擴大,而較小的品牌則在為定位而掙扎。”
IDC 分析師 Nabila Popal 表示,智能手機市場正在走出過去兩年的動蕩,變得更加強大且多變。“首先我們可以繼續看到價值、平均售價的增長,因為消費者選擇更加昂貴的設備,且知道自己能夠用得更久。其次,前五大公司的實力也在發生變化。隨著市場參與者在經濟復蘇后調整戰略,這種變化可能會持續。”
該分析師稱,小米正從過去兩年的大幅下滑中強勢回歸,傳音通過在國際市場的積極發展成為前 5 強中的穩定一員。相比之下,雖然排名前兩位的企業在第一季度都出現了負增長,但三星的整體狀況似乎比最近幾個季度更為強勁。
]]>一方面,三星一季度剛剛取代蘋果,坐上“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一”的寶座。其一季度生產總計6450萬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,較原計劃的5300萬臺多出了22%;其中Galaxy S24系列一季度銷量比前代機型高出約10%,且超低價機型Galaxy A16銷量超出預期。
另一方面,由于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尤其低迷,小米、OPPO、vivo、華為等中國智能手機公司正在尋找機會占領iPhone市場。一位業內人士表示,“中國智能手機公司正在超額預訂。”
下游手機品牌廠增加庫存,上游OLED供應商訂單自然水漲船高。
三星顯示已從三星電子處獲得了中低價位手機的剛性OLED訂單,相關產線開工率隨之提升。三星顯示已向設備供應商發出請求,希望引進相關設備以提高面板性能。
京東方、華星光電、天馬、維信諾等中國面板企業第六代柔性OLED產線開工率也有所提升。消息指出,一些公司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全面投產第6代柔性OLED生產線,預期將有大量需求。
不過,還有業內人士提醒,如果未來相關智能手機實際銷量不達預期,OLED供應商開工率或將下降。
]]>